实体书店变身记
文/杜羽
2018年,杭州有1568家书店,北京有1514家书店,长沙有1483家书店;203家樊登书店分布于全国93个城市,102家中信书店分布于全国20个城市,68家新知图书分布于全国65个城市……
未来一年,河南新华书店旗下的尚书房计划开设100家新店,云南新华书店旗下的云上乡愁书院计划开设40家新店,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旗下的简阅书吧计划开设30家新店……
日前,百道网在《2018—2019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》中公布的这些数字,印证了许多人的感受:前些年实体书店的“倒闭潮”暂告一段落,城市里的实体书店正在悄然增加。
经历了破茧重生的实体书店,和从前大不一样:柔和的色调,温暖的灯光,精致的书籍,咖啡、简餐成为标配,画展、讲座寻常可遇。书店逐渐变身为以阅读为主题的文化空间,卖书、买书显得不是那么重要,深度的阅读、有情趣的生活,才是店家与读者的共同追求。
北京前门叶壹堂书店
橄榄枝自四方来
今年1月25日,西西弗书店都匀万达广场店将与书友们如期相会。自此西西弗在全国62座城市分布有200家店面。
这家1993年起源于贵州遵义的连锁书店,最初只有20平方米的店面。即使在几年前,西西弗书店也主要集中于贵州、重庆等西部省市。然而,2016年40家新店,2017年51家新店,2018年83家新店,西西弗书店正在急速扩张。每到一个城市,就去当地的西西弗书店“打卡”,成为许多读者旅行途中不可或缺的项目。
贵州西西弗城文新地店
同时,樊登书店、言几又书店、中信书店以及各地新华书店旗下书店数量都在迅速增长。这背后,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实体书店的鼓励和扶持,功不可没。
2016年,中宣部等11部门印发《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不仅提出“在城镇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中,为实体书店预留经营场所”“对实体书店创新经营项目和特色中小书店转型发展,通过奖励、贴息、项目补助等方式给予支持”,而且要求“将实体书店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,纳入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考核评价体系,纳入文明城市、文明村镇、文明校园考核评价体系”。
几年间,这个指导意见已经在多地得到落实。北京从2018年起,把扶持实体书店的资金增加到每年5000万元,扶持书店数量增长到每年约150家,还计划在2020年实现打造一区一书城的综合文化体验中心、200家标志性特色书店、15分钟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等具体目标。深圳则提出了“一区一书城、一街道一书吧”的目标。四川、海南、内蒙古等地都出台文件,按照支持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的政策扶持实体书店。
“目前,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出台了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具体措施。”中宣部印刷发行局副局长董伊薇认为,实体书店面临的政策环境大为改善。
事实上,各地对实体书店的扶持,并非只是单纯地落实上级要求。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意识到,发展实体书店对于提升城市文化氛围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。
与此同时,商业资本、金融资本也纷纷向实体书店伸出橄榄枝。过去,店面租金的沉重负担,曾导致不少书店关门歇业。如今,各大型购物中心主动降低租金甚至零租金吸引书店入驻。
“书店已经成为购物中心的必备业态。”四川新华文轩副总经理陈大利认为,商业地产之所以乐于为书店提供种种优惠条件,一方面是因为实体书店的体验性更强,可以为购物中心吸引客流;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书店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,能够提升购物中心的品质。
2018年12月,言几又获得新一轮过亿元投资的消息,在业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。书店专家、百道网高级顾问徐智明介绍,除了言几又,目前汇智光华、雨枫书馆、单向空间等多家书店均已得到金融资本的投资,而具有融资意向的书店则更多。
言几又,南京鼓楼吾悦广场店
追求特色与灵魂
鲁迅书店
北京西城阜成门内的鲁迅故居,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,如今是北京鲁迅博物馆的所在地。不久前,在博物馆的东南一隅,鲁迅书店开张迎客了。读者来了,研究鲁迅的学者来了,街坊邻居也来了。
从《呐喊》《彷徨》,到《朝花夕拾》《故事新编》,各种初版鲁迅著作的展示,自然不在话下。就连一桌一椅,一灯一柱,都年代感十足,设计者的匠心可见一斑。
“鲁迅书店应当更突出思想性、特色性、专题性,而不是办成一间普通的书店。”国务院参事樊希安在担任三联书店总经理时,以开办北京首家24小时书店而闻名。他认为,这家由中原传媒和北京鲁迅博物馆共同创办的鲁迅书店,应该用好“鲁迅”这张名片,突出自身特色。
同样是新颖别致的店面设计,同样是咖啡、文创多种经营,展现出个性与特色,成为实体书店脱颖而出的秘诀。
位于上海松江泰晤士小镇的钟书阁书店,2013年甫一开业,便被网友冠以“中国最美书店”的美誉。如今,钟书阁在全国开设了10家书店。
钟书阁上海店
“连锁不复制,每家书店都独具当地文化特色。”这是钟书阁创始人金浩总结的经验,“上海徐汇店重现了20世纪30年代老上海的旖旎风情,无锡店构建了一个贯穿古今的园林……除了融入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,我们在图书选品、文化活动安排上,也注重适应当地民众的精神需求。希望通过这些努力,使每一座城市的钟书阁都带着这个城市独特的印记。”
书店的匠心,得到了读者的回馈。对于第一次进入西西弗书店三峡店的情景,重庆读者蒋媛媛记忆犹新:“书店里陈列了太多跟重庆相关的书籍,过去的,现在的,地理的,文化的。从来没想过我的故乡,会被这么重视。”
“一味地模仿诚品书店的设计,这家书店只能成为高仿的诚品书店;一味地模仿日本茑屋书店的设计,这家书店只能成为高仿的茑屋书店。”三石是哈尔滨果戈里书店、延安中国红色书店等“网红”书店的设计者。他同样认为,书店的设计要与地域文化相契合。
哈尔滨果戈里书店
不论是主打俄罗斯风情的果戈里书店,还是以背包旅游为主题的栈桥书店,三石近年策划设计的17家书店都贯穿着一个核心理念——城市的记忆、温暖的空间、文化的灵魂。
“现在各家书店经营的文创产品,有同质化的倾向,而延安中国红色书店提供的是当地的小米、剪纸等产品,与红色书店的品牌相呼应,大受欢迎。再比如果戈里书店,很多哈尔滨人都说,这是一家真正属于哈尔滨的书店,这正是我设计这家书店的初衷。”三石说,书店不仅要有颜值,而且要有灵魂,“书店的灵魂是什么?是文化。”
生活的第三空间
北京前门的叶壹堂书店
书墙高耸,书架错落,三成以上的图书都是外文原版,位于北京前门的叶壹堂书店(Page One)“国际范儿”十足。1月15日,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就选择在这里迎接芬兰总统夫人豪吉欧。
当天,芬兰外交部新闻与文化司主办的芬兰在华官方微博“这就是芬兰”,发布了两人在书店共同读书的照片并配文:“小芬很好奇她们在看什么书呢?你知道吗,芬兰总统夫人是一位著名诗人,曾出版多本诗集。”
新经典人文社科事业部总编辑杨晓燕一眼就认出,那本蓝色封皮的小书,正是她策划的《每日读诗日历》。
“这本日历书最大的特点是‘今日读今日诗’,每天都可以读到古人在‘今天’写下的诗。”杨晓燕觉得,中国是诗歌的国度,把这本书介绍给作为诗人的芬兰总统夫人非常合适。而选择在叶壹堂书店向外国友人展示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的图书,更是凸显了书店在文化交流、全民阅读推广中的重要作用。
在叶壹堂书店,举办各种文化交流、阅读推广活动是家常便饭。近来,《亢奋战》作者、德国作家诺曼·奥勒,《耶路撒冷三千年》作者、英国作家蒙蒂菲奥里,《乔治·斯沃德的勇士叙述》作者、美国学者德尔菲娜·瑞德·舍特等都应邀到叶壹堂书店分享他们的心得。
“现在的书店比以往更重视图书分享和文化交流活动。”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这样判断,“越来越多的书店都认真承担起阅读推广的社会责任,推出了自己的全民阅读服务品牌。通过开展阅读推广,书店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都有所收获,同时还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发展。”
“钟书阁每年举办600多场文化活动,既有名家讲堂,也有新书分享、亲子阅读。”实现钟书阁从“好美”到“美好”的转变,是金浩近年来不懈努力的方向,“钟书阁之美,不仅美在对书店空间美学的探索和创新,更美在对书店功能的延伸拓展。以空间为阵地,以书籍为载体,以阅读为纽带,书店不仅是人与书的交流空间,而且还可以成为人与生活的交流空间、人与人的交流空间,成为人们工作与居住场所之外的第三空间。”
“我在做果戈里书店总策划时,一年组织500多场文化活动,这对读者以及城市的影响是巨大的。”特别是对全年365天无间歇的“朗读者计划”,三石至今念念不忘,“每天晚上8点到8点半,读者只要喜欢一本书,便可以在书店的阅读舞台上朗读,而且可以以优惠的价格购买此书。‘用发自内心的声音去感动自己,去感染别人’,是我当时为这个活动写下的宣传语。”
“西西弗书店会根据不同生活形态及当下热点,推出相应主题生活类的文化活动。”西西弗书店文化发展中心推广总监高静介绍,该书店以“参与构成本地精神生活”为理念,通过具有参与性、交流性、分享性的互动活动,与读者深度互动,提供更为复合、多样的文化体验。
“随着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极大丰富,高品质实体书店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出现。实体书店已不仅仅单纯地买卖书,它已经成为主流导向的坚守者,精神家园的构建者,全民阅读的承载者,文化潮流的引领者,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以及市场价值的创造者。”董伊薇评价说。
书店变美之后怎么办?
文/杜羽
在重庆钟书阁书店内,书友们一边体验魔幻般书店的设计,一边选购心仪的图书。 新华社发
在日前举办的2019中国书店大会上,16家书店杀出重围,最终获得“年度最美书店”称号。同时参与这个项目角逐的,有来自全国的144家书店,竞争之激烈远超“年度人文书店”“年度社区书店”“年度少儿书店”等其他项目。
近年来,各地涌现出了多家“最美书店”,不仅成为城市新的文化地标,吸引了众多读者前去“打卡”,而且成为书店行业竞相模仿的对象。《2018—2019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》主编、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三国戏言,一家新书店,如果没有重金聘请知名设计师设计,没有打造出让人惊喜的美感,简直都不好意思开业。
在程三国看来,由于受到网络书店的冲击,无论是注重使命的新华书店,还是强调情怀的民营书店,都面临着严峻的市场挑战,不得不努力探寻吸引读者回归书店的途径。而在此过程中,恰逢社会整体富裕程度提升,消费者开始追求消费升级。于是,基于美感的书店哲学应运而生。
“台湾地区诚品书店的实践,引起了大陆实体书店的重视和广泛学习,形成了全行业学习诚品的热潮。而其最易学习之处,是品位与格调。”程三国认为,“美学书店”的路径鼓励了大批面临市场压力、正在寻求解决之道的实体书店,尝试以设计之美吸引读者回归。“但是,我们正在营造的美感,是否有灵魂?是否有真正的文化和精神支撑?当消费者在美感轰炸下产生审美疲劳,我们该怎么办?当身边的书店都变美之后,你的美和他的美有什么不同?有没有可打动读者的特别之处?”
诚品书店
“美变之后怎么办”的问题,正困扰着诸多正在转型的实体书店。
“我们公司附近新开了一家书店,小而美,我很喜欢,却又替它担心:网上买书既方便又便宜,不知现在还有多少人愿意去书店买书。”李一凡刚大学毕业不久,爱逛书店,偶尔在书店买上一两本定价不高的书,不过是为了表达对书店经营者的敬意,除此之外,囊中羞涩的他,主要选择网络购书。而像李一凡这样的读者不在少数。
有网络书店可选,为什么还要在实体书店买书?有咖啡馆可选,为什么要到书店喝咖啡?有专门的文创店铺可选,为什么要到书店购买文创产品?融合了多品类和多业态之后,书店为这些品类和业态注入的独特价值是什么?这一连串问题,不仅读者在问,书店的经营者也在反躬自省。
“美好的书店是什么样?显然不能只专注于华丽的修饰,内容规划与服务必须同时到位。”方所书店总顾问廖立行这样回答。
很多人有这样的观察:一家人去电影院看电影、到餐馆吃饭,花费数百元都是稀松平常,但逛一次书店,同样是消磨一两个小时的美好时光,有可能一本书都不会带回家。
“书店购物在大众整体消费中所占的比重,可能微乎其微,即使在大众文化消费中所占的比重,也很可能徘徊在相当低的水平。”程三国指出,近几年新型书店的发展,是市场和行业大势,实体书店向新型书店的转型,实际上是顺势而行,其中个体创新的成分并不很高,“大家都转型之后,每一个书店个体,都面临‘我是谁’‘我如何成功发展’的问题,仅仅在大势中随波逐流,是远远不够的”。
程三国建议,实体书店应该把注意力从对“颜值”的过度关注,转向对“价值”的关注,尽早实现价值上的创新,“这个‘价值’,或者是为消费者省钱,或者是为消费者节省时间,或者是降低消费者的搜寻成本,或者是以专业能力为消费者提供实际的帮助,或者是为消费者带来身心愉悦……总之,一定是对消费者有意义并且愿意为之花钱的东西”。
在全新的市场环境中,实体书店如何确立自己的地位,实现内涵创新?程三国认为,实体书店要真正融入大商业并在其中成功发展,学会建设和运用品牌是第一步,是必修功课,“好的品牌,会让读者有精神层面的深度共鸣,让读者以这个品牌为荣。和众多读者建立起密切的连接,一个品牌就有了安身立命的资本,更有了属于自己的、独特而强大的生命力”。
在实体书店努力创新、寻找新路的同时,近年来,无印良品、樊登读书、十点读书等知名品牌也纷纷开办实体书店,并且凭借其强大的品牌优势,受到不少读者的青睐。
“书店在引入其他行业,其他行业也在积极开设书店。”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总经理尹昌龙认为,融合发展将成为书店行业新的发力点,融合可以促进产品服务升级和产业边界扩张。
“这些其他行业开办的书店,诞生于纯粹的商业领域,天然带有品牌基因,而且本身已经是拥有众多忠诚消费者、对消费者极具黏性的成功品牌。与这些品牌同场竞技,其他传统实体书店如果不掌握品牌哲学,很可能在继十几年前被互联网书店挤压、失去半壁江山之后,再次被这些新书店洗牌,再失半壁江山。”程三国相信,这并非危言耸听,“在大商业领域的零售业态中,实体书店应该以独有的产品和服务,确立新型书店的市场位置,并且在同质化已经相当明显的实体书店行业中,建立差异化的品牌形象。”
不少业内人士预测,未来的若干年内,实体书店行业的规模扩张仍将继续。但程三国提醒,作为个体的书店品牌,需要在扩张中保持冷静,开始关注“沉淀”工作,包括沉淀顾客群、沉淀品牌精神内核、沉淀从品类到服务设计的方法论、沉淀运营经验,同时积极借鉴和学习大商业范围内成熟的商业逻辑,为自身注入强大的内在生命力。
北京西城永安路新华书店转型后重装开业,书店进门处是咖啡、甜点吧台。赵雅丹 摄 光明图片/视觉中国
本文作者杜羽,为光明日报记者
往期好文推荐
△点击文字进入文章
内容来源:《光明日报》2019年2月13日7版
图片来源: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版面编辑:张春雷、李婷、张云
文末可以评论
写出您的观点
光明悦读融媒体工作室出品